全麻硬镜下
支气管肿瘤病损切除联合冷冻消融
及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
近日,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关晓宣带领呼吸介入团队,联合麻醉科高峰主任团队,成功为一名支气管肿瘤患者实施首例全麻下硬质支气管镜下支气管肿瘤病损切除术、冷冻消融术及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该手术的顺利完成,标志着我院在复杂气道肿瘤介入治疗领域迈出关键一步,为气道肿瘤患者提供了更精准、全面的治疗方案。
展开剩余77%患者为中年男性,因“进行性呼吸困难伴咳嗽半年”入院,经支气管镜及病理检查确诊为支气管腔内肿瘤(鳞癌),肿瘤完全阻塞右主支气管,且伴有肺不张,阻塞性肺炎,纵膈向右侧移位,日常活动受限,且存在窒息风险。由于肿瘤位置特殊、气道狭窄严重,患者无法进行外科手术切除,且在其他医院经过3次化疗效果欠佳。关晓宣副主任团队与高峰主任团队反复研讨,详细的制定手术方案与麻醉方式,并对术中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进行桌面推演,在取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最终确定采用全麻硬镜下多技术联合治疗方案。
手术在全麻状态下进行,借助硬质支气管镜建立施术和通气通道。由于此方式无法建立完全密闭的通道,术中如何保障患者氧合成为关键难点。麻醉科团队采用全凭静脉全身麻醉,利用高氧气流量配合机械联合手动高频控制通气的方法,既实现了完善的麻醉效果又保障了术中通气。术中,关晓宣副主任通过硬镜精准暴露肿瘤位置,利用高频电刀逐步切除腔内可见肿瘤病损;随后,对残留的微小病灶采用冷冻消融技术进行彻底清除,降低肿瘤复发风险;针对术后气道残留的狭窄段,引入高压球囊进行扩张,改善气道通畅度;最后,根据气道管径选择合适的金属覆膜支架,在硬镜引导下精准植入并释放,确保支架贴合气道壁,支撑管腔以防止再狭窄。
治疗前
支架植入
整个手术历时2个多小时,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术中动脉血气结果提示氧合良好,术后即刻复查支气管镜显示气道通畅度显著改善,呼吸困难症状明显缓解。
术后复查胸部CT较前明显好转
此次手术融合了肿瘤切除、冷冻消融、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等多项技术,通过硬质支气管镜实现了“一站式”治疗,既清除了肿瘤病灶,又有效解决了气道狭窄问题。
关晓宣副主任介绍,传统的硬质支气管镜已有100多年的历史,随着可弯曲支气管镜(软镜)的发展硬质气管镜一度退出历史舞台。近年来,随着气管镜介入技术的发展,硬质支气管镜应用的优势逐渐显现。现代硬镜较传统硬镜优势在于不但有硬质镜体还配有电视监视系统。与软镜相比,硬镜管腔空间大,能保持气道通畅,止血方便,还能放置支架。但硬镜镜体不可打弯,只能到达气管、左右支气管等较大气道,不能到达上叶等远端气道。硬镜镜体为一空心不锈钢管,前端比较锋利可以铲除气道壁上的良恶性肿瘤,末端可与高频呼吸机相连,镜体腔道可通过多种操作工具、器械及软镜。并且可以和软镜配合使用,硬镜软镜兼施,通畅阻塞的呼吸道,挽救急危重症患者生命。此次手术融合了肿瘤切除、冷冻消融、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等多项技术,通过硬质支气管镜实现了“一站式”治疗,既清除了肿瘤病灶,又有效解决了气道狭窄问题。
该首例手术的成功,不仅填补了我院在复杂气道肿瘤多技术联合介入治疗领域的空白,也为后续开展同类高难度手术积累了宝贵经验,将进一步提升我院在区域气道疾病诊疗领域的影响力,更好地守护患者呼吸健康。
发布于:北京市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专业炒股配资门户_线上股票配资门户_鑫东财配资观点